GDP占全国不足10%,成渝地区何以成为第四极?

GDP占全国不足10%,成渝地区何以成为第四极?

近两年来,对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定位是逐步深化的。

2020年1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并指出此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,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,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而2020年10月1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《纲要》时提出,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、科技创新中心、改革开放新高地、高品质生活宜居地,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。

图片[1]-GDP占全国不足10%,成渝地区何以成为第四极?-图灵波浪理论官网-图灵波浪交易系统

2021年1月1日,中欧班列(成渝)号首列班车在重庆团结村站等待发车。新华社图

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比其他区域,经济体量较小,为何要成为全国一极?”四川省决咨委宏观经济组副组长、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向第一财经表示。

丁任重表示,川渝两省经济体量前几年还没有东北三省高,现在超过了东北三省。川渝两省2020年GDP为7.3万亿,占比全国7.3%,但是,京津冀和大湾区全国占比都超过了10%,长三角都超过了20%。

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向第一财经表示,就经济体量而言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还不足以成为全国经济的一极。但是,一个经济圈对全国的影响,经济规模、整体实力是一个基础,但是更多看中的是在国家战略上的定位。

陈耀表示,成渝地区处于内陆纵深腹地的核心,在历史上就有保障国家战略安全的作用,现在重要的一个意义在于,西部大开发以来需要一个大的发展引擎,四川在西部经济总量最大,重庆是唯一西部直辖市,因此,地位没有可以替代的。

另外,他还表示,从新一轮对外开放来看,成渝地区是西向开放的桥头堡,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,是连接“一带”和“一路”上的重要节点,也是连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,在这样的背景下,成渝地区战略地位突出。

《纲要》指出,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国际分工体系面临系统性调整。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,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步推进,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,为成渝地区新一轮发展赋予了全新优势、创造了重大机遇。

尤其是新形势下,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成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。丁任重表示,成渝地区成为全国能源、装备、先进制造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农副产品五大基地和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。

实际上,近20年来,成渝地区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。常住人口规模、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持续上升。

2016年发布的《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》显示,2014年,成渝城市群常住人口9094万人,GDP为3.76万亿元,分别占全国的6.65%和5.49%。《纲要》显示,2019年,成渝双城经济圈常住人口9600万人,GDP近6.3万亿元,分别占全国的6.9%和6.3%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丁任重表示,以前成渝地区不好称为全国一极或者全国第四极,但是现在可以这样定位,经济实力有了一定基础,又成为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。陈耀也表示,现在全国“两带四圈”的区域发展战略中,成渝地区将打造称为中国第四极。@�?��D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点赞32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暂无评论内容